來源︰黃埔一號v軍校資訊 發布︰2019-10-30 09:58:16
有這樣一個隊,她40%的學員被選派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有這樣一個隊,她的學員在國慶閱兵“學霸方隊”院校科研方隊中所佔比例超過10%,她就是國防大學政治學院學員六大隊31隊。今天,她來了!
近日,在學員六大隊舉辦的受閱人員代表成果交流會上,40名受閱學員身著閱兵禮服集體亮相,挺拔的身形、標準的軍姿、堅毅的眼神、黝黑的臉龐,受到全體官兵的一致好評;鏗鏘有力、整齊劃一的隊列動作,贏得了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
精彩亮相
“用榜樣力量和閱兵精神點燃練兵備戰熱情,激勵官兵積極投身強軍實踐。”該大隊大隊長李震介紹,利用受閱人員歸建有利契機,學習閱兵精神、弘揚閱兵精神、踐行閱兵精神,是大隊黨委深化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舉措,能夠幫助大隊官兵將忠誠使命的政治品格、連續作戰的頑強作風、勇攀高峰的進取意識和敢于亮劍的戰斗精神融入思想教育、灌輸日常養成,在潛移默化中培塑官兵敢打必勝、勇奪第一的血性虎氣,幫助學員更好地貼近部隊,增強認同感,理解肩負的職責和使命。
大隊長致辭
這是一段揮灑青春與汗水的鍛造之旅,這是一段與苦累斗、與傷病斗、與強隊斗的戰斗之旅,這是一段追逐理想、實現夢想的光榮之旅。交流會上,5名受閱人員代表,分享了他們在閱兵訓練中的點點滴滴,向廣大官兵詮釋了他們如何在閱兵中追尋他們的強軍夢想。
王凱
吃大苦、耐大勞,一切都值得
“只有堅持下來了,你才會明白自己吃了多大的苦,原來就會有多大的甜。”當有觀眾問到,是什麼讓你如此堅持的時候,王凱是這麼回答的。一個動作的固化定型需要重復上千遍,甚至上萬遍。枯燥反復的隊列訓練,對人的生理、心理、體能和意志都是一種極限挑戰。但當國慶那天國歌響起,當正步踢過天安門,當走過國家大劇院,听到街道兩旁的老百姓在高呼“中國人民解放軍萬歲”的時候,他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張冠宇
越努力,越幸運
當得知二排面很大程度上就是給一排面當預備隊的時候,張冠宇的心里特別難過。但他沒有放棄,心里鉚足了一股勁,想著“身高不夠,動作來湊”。訓練努力刻苦的他很快被教練員所發現,慢慢地走在了二排面的前列。終于有機會進入了一排面,卻發現自己總是在最後,像個“外來戶”,不受待見。心里苦惱的他向教練員倒苦水,誰知得到的回答讓他恍然大悟。原來,是因為他動作過硬才把他放在了中後段的關鍵位置。也正因為如此,本來可能沒有電視鏡頭的他在電視直播中幸運的擁有了一個完整的鏡頭。
于浩
“我就是要閱兵”
已經進入閱兵中期,于浩卻迎來了他人生中最嚴重的訓練傷病——髓核破裂。之前從沒想到自己會有這麼一天,陪護的戰友開玩笑說︰“你這是提前感受一下七十歲以後的生活。”當時的他只敢自己偷偷抹眼淚,感覺人生灰暗了很多。原本半個小時的局部麻醉手術他硬是撐了兩個半小時,之後慢慢地靜養、恢復。當走過天安門廣場,坐在休息車上,他再一次哭了。這一切苦痛都是為了什麼?他說︰“我就是要閱兵!”
楊景烽
從香港“踢”到北京
曾經是駐港部隊儀仗兵的楊景烽參加這次閱兵任務就是奔著當排頭去的。“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一個排頭頂半個排面”,他知道,要當好一名排頭兵,必須付出比普通隊員多出百倍的努力。訓練間隙、吃飯途中,總能看見他執著的身影。“向汗水要動作”這是最簡單的,最有效的提高動作水平的方法。每天訓練時間平均為10個小時,每天步行將近30000步,他一步一步地從紫荊花下踢過了天安門前。
張峰
就算是預備隊也要當最好的
方隊組建之初,張峰所在的十五排面便已是計劃中的預備排面。他的心里備受折磨,能不能上場成為了他心頭最敏感的痛。再崎嶇的路,也要走出自己的腳步,哪怕結果不盡如意,奮斗的過程也值得回憶。他一直用一句話勉勵自己和身邊的戰友︰“即使我們當預備隊員,也要當最好的預備隊員。一旦正式隊員需要補充,我們也要成為替補的第一人!”他堅信,只要訓練場上堅持到無能為力,努力到感動自己,就一定能實現受閱目標。
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受閱隊員們把閱兵精神融入到自身崗位和日常工作學習中,用榜樣力量和閱兵精神點燃大隊官兵練兵備戰熱情,激勵官兵積極投身強軍興軍實踐中去。
走下閱兵場,邁上新征程。閱兵經歷已成為31隊受閱學員們永恆的記憶,而在平凡的崗位保持閱兵榮譽,傳遞閱兵精神將成為他們今後的目標動力。教學指導組組長李習文教員送給受閱學員們一個詞——定型。當臉上的帽帶印褪去,身上榮譽的光環卻會要求他們作出表率,希望同志們把高光時刻的收獲帶到日常工作生活中。學員肖陽會後說道︰“我要以閱兵英雄為榜樣,發揚不怕苦累、敢啃硬骨頭、堅持不懈的精神,勇于突破自我,練就打贏本領。在軍營的時光痛過、累過、笑過,但從未後悔過,無論何時何地,我將用青春告白祖國,用奮斗致敬祖國。”
現場座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