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孫立人將軍出生於一九○○年庚子十月十七日,安徽舒城人,先祖曾是前朝宰相,先祖父官居進士,先父為清末舉人山東知府、安徽省警政廳長,後棄官從事教育,首任北京中華大學 校長,奮力推行中華文化儒家精神,祖德流芳。

孫立人自幼在家塾中蒙受嚴格教育,秉承父親儒家孔孟大道思想之傳述,奠定國學良好基礎。一九一四年以安徽省第一名成績,考取北京清華學校庚子賠款留美預料,接受八年學校教育。因其天份極高,思維靈敏,又喜好運動,不但有良好的課業成績,還是足球、籃球健將。一九二一年代表國家籃球隊,參加在上海舉行的遠東運動大會,擊敗日本、菲律賓、韓國球隊,贏得冠軍。一九二三年,孫立人自清華大學 預校畢業,以德智體群優越成績赴美留學,進入美國普渡大學完成土木工程學業。但孫立人眼看自己的國家內有軍閥割據,外有列強逐鹿中原,尤其日本和俄國對中國的鯨吞蠶食,恐將兵連禍結降臨。為了要救國家,必須要飽學中西方文韜武略,孫立人毅然投入美國最悠久的維吉尼亞軍校,接受嚴格的軍事教育,以備返國效命疆場,做保國衛民的先鋒

淞滬會戰 浴血戰場:中、日淞滬大會戰是八年抗戰二十多次會戰中,規模最大、時間最長、傷亡最慘重、意義最深遠的一次抗日聖戰。日本強敵欲一舉攻下中國工商業中心的上海,進而奪取國府首都南京,要中國人民做日本帝國的亡國奴。

孫立人將軍隸屬稅警總團,配屬在張治中的第九集團軍參加大會戰,被編為兩個支隊,由何紹周、王公亮分別當支隊司令,總團長為黃杰。孫立人所屬第四團守護在溫藻濱和大場兩處戰役中,屢敗日軍之進攻,脫穎而出。

當何、王兩將因指揮無方被撤職時,孫立人被升為少將司令,防守蘇州河、周家橋一帶戰線,日軍五倍兵力一再進攻蘇州河一帶防區,皆被孫立人率軍擊潰,成為淞滬大會戰中,日軍傷亡最慘重的戰區。

遠征緬甸 解救英軍:

英軍第一軍團史琳姆司令親赴曼德勒求見孫立人師長,當面求救兵,孫師長提出答應三天之內救出英軍的君子承諾,隨即調派一一三團不過九百人之兵力馳往救援。當他親赴遠征軍司令部請求救英軍的軍令,可是羅卓英司令和杜聿明副司令避不見面,只派參謀長楊業孔將軍虛與應付,也不發授作戰軍令。孫師長從晚上八點等到過午夜十二點,仍未獲得出戰軍令,他義憤填膺、正氣凜然的向參謀長楊業孔高聲說:「我們是奉命率軍遠征緬甸,與盟軍並肩抗日,現在盟軍被日軍圍困,戰況危急,我們不能見死不救,而且我已經承諾英軍史琳姆司令救出盟軍。救英軍之戰,我願以我的性命向上級保證,如果我不能戰勝的話,我會將我的人頭請人提呈上來,一切責任由我一個人承擔。」孫將軍胸有成竹,以哀兵之勢,抱必死決心,施展其軍事才華,在短短兩天半時間內,竟擊潰日軍強敵第三十三師團一萬二千多人,留下一千兩百多具屍體潰逃,孫將軍獲得最大的勝利。而杜聿明擔心孫將軍必將戰敗,為推卸責任,曾向蔣介石委員長參奏孫立人陣前違抗軍令,應交軍法審判。但杜聿明萬想不到,孫立人一股浩然正氣在仁安羌一戰名震天下。仁安羌戰役在軍事上是一個奇蹟,中國軍隊以少勝多、以客勝主、以寡敵眾。這一仗不但表現出中國軍隊有嚴格的訓練和旺盛的士氣,更表現出作戰指揮官孫立人將軍具有卓越的將才、優秀的判斷能力、超人的戰術眼光及膽大心細的斷然處置;同時,這一仗也顯示出中國文化傳統的優越性。從孫立人將軍回答史琳姆將軍的「中國軍隊戰至最後一人,也一定要把貴軍解救出險」的話語中,就充分發揚了中國軍人具有儒家捨己救人和不背盟信的美德。

智者不惑

孫立人將軍重傷未克痊癒,在雲南、貴州等地重練新軍六個團,三個團被戴笠強行帶走,三個團編成新三十八師開赴緬甸曼德勒,適英軍第一師和裝七旅被日軍圍困在仁安羌油田區,戰況極危急。

英軍第一軍團史琳姆司令親赴曼德勒求見孫立人師長,當面求救兵,孫師長提出答應三天之內救出英軍的君子承諾,隨即調派一一三團不過九百人之兵力馳往救援。

當他親赴遠征軍司令部請求救英軍的軍令,可是羅卓英司令和杜聿明副司令避不見面,只派參謀長楊業孔將軍虛與應付,也不發授作戰軍令。

孫師長從晚上八點等到過午夜十二點,仍未獲得出戰軍令,他義憤填膺、正氣凜然的向參謀長楊業孔高聲說:「我們是奉命率軍遠征緬甸,與盟軍並肩抗日,現在盟軍被日軍圍困,戰況危急,我們不能見死不救,而且我已經承諾英軍史琳姆司令救出盟軍。救英軍之戰,我願以我的性命向上級保證,如果我不能戰勝的話,我會將我的人頭請人提呈上來,一切責任由我一個人承擔。」孫將軍胸有成竹,以哀兵之勢,抱必死決心,施展其軍事才華,在短短兩天半時間內,竟擊潰日軍強敵第三十三師團一萬二千多人,留下一千兩百多具屍體潰逃,孫將軍獲得最大的勝利。

而杜聿明擔心孫將軍必將戰敗,為推卸責任,曾向蔣介石委員長參奏孫立人陣前違抗軍令,應交軍法審判。但杜聿明萬想不到,孫立人一股浩然正氣在仁安羌一戰名震天下。

仁安羌戰役在軍事上是一個奇蹟,中國軍隊以少勝多、以客勝主、以寡敵眾。這一仗不但表現出中國軍隊有嚴格的訓練和旺盛的士氣,更表現出作戰指揮官孫立人將軍具有卓越的將才、優秀的判斷能力、超人的戰術眼光及膽大心細的斷然處置;同時,這一仗也顯示出中國文化傳統的優越性。從孫立人將軍回答史琳姆將軍的「中國軍隊戰至最後一人,也一定要把貴軍解救出險」的話語中,就充分發揚了中國軍人具有儒家捨己救人和不背盟信的美德。

信者不貳

中華民國遠征軍在緬甸戰場締造「以寡敵眾」的仁安羌大捷,孫立人率的新38師經激烈戰鬥,將士用命終於以113團兵力僅1千多人,付出戰亡官兵204人,負傷318人為代價,經3天激戰當時號稱常勝軍的日軍第15軍第337千多人,113團殲滅日軍1400餘人,這也使仁安羌戰役成為二戰中,「以小勝多」最著名戰役。孫立人率部解英軍之圍,英王喬治6世特頒贈大英帝國司令(C.B.E)勛章,美國小羅斯福總統也授予孫立人豐功勳章。日後以新38師為主力成立的「中國駐印軍」,反攻並收復緬甸,孫立人率新一軍殲滅了日軍5個師團和1個旅團,為修築並開通中印公路奠定基礎。

仁安羌戰役在軍事上是一個奇蹟,中國軍隊以少勝多、以客勝主、以寡敵眾。這一仗不但表現出中國軍隊有嚴格的訓練和旺盛的士氣,更表現出作戰指揮官孫立人將軍具有卓越的將才、優秀的判斷能力、超人的戰術眼光及膽大心細的斷然處置;同時,這一仗也顯示出中國文化傳統的優越性。從孫立人將軍回答史琳姆將軍的「中國軍隊戰至最後一人,也一定要把貴軍解救出險」的話語中,就充分發揚了中國軍人具有儒家捨己救人和不背盟信的美德。

仁者不憂

孫立人將軍絕對遵守軍人武德,善待敵人戰俘,受傷者將之醫治好,戰歿者遺體必將埋藏好,免被野獸爭食或曝屍。孫將軍說:「兩軍戰士各為其國戰歿沙場,我們應該尊敬其為國奮戰捐軀的精神,應予善待之,這是一位作戰指揮官應有的處事原則;也就是說,戰爭雖是慘酷無情,也要行仁道,仁道即是人道,仁道盡可消弭戰禍於無形。」

孫立人將軍不但是軍事家,也是教育家和慈善家。他在雲南、貴州練兵時,成立多處中小學校;並將在緬甸作戰時省下的軍糧、物品救濟華僑,建立華僑新村,讓貧窮華僑有住屋,成立各處華僑學校,在部隊選拔優秀人才當老師,在異國他邦教導學生認識中華文化,這可是一件極難能可貴的聖事。

勇者不懼

 一九四七年七月,孫立人奉命當陸軍訓練司令,選擇台灣鳳山為新軍訓練基地。十月間再抵達台灣,開始他一生最後一次練兵。到了一九四九年,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在中國大陸貪污、腐化、無能的情況下,已是兵敗如山倒,剩下的都逃到台灣,共軍天天高喊著血洗台灣,每個軍民同胞人心惶惶不安。

孫立人料兵如神,十月中巡視金門,預料中共大軍將進攻古寧頭,孫立人將軍當即調派他訓練的新軍第二○一師第六○一、六○二兩個團守護古寧頭,命令守軍在周邊多挖散兵坑。

果然不出所料,十月二十四日午夜,葉飛率大軍從古寧頭登陸,守軍讓中共大軍縱深上岸後,將灘頭封鎖,共軍高興正如入無人之境之際,守軍即開照明燈對準掃射,一夜之間殲滅共軍五千多人,俘擄七千餘人。

孫將軍說:「共軍輕敵,中了甕中捉鱉之計,全軍覆滅。」從此保存了台灣經濟繁榮、生活富裕的安定局面,這是孫立人將軍保衛台灣的大功勞。

嚴者不私

孫立人將軍經三個多月的療傷,漸有起色,惟旦夕想念著這破碎的山河家鄉,不能再讓強敵倭寇踐踏下去,否則會做亡國奴。一股救國救民的思潮一直湧現在心坎,他向醫師陳述:「現在正是國難當頭 ,我必須走出醫院,到戰場殺敵保衛國土,為國家盡一心力和責任。」醫師說:「你的身體尚未復元,雙手尚不能平舉,如何能奔馳沙場?」孫將軍一股熱愛國家的情操是那麼的激昂,他含著眼淚、強忍悲痛說:「為了國家安危,顧不了個人生死,必須離開醫院,重披戰袍,率軍殺敵。」

 

孫立人收容戰亂流離失所的兩千名六歲至十六歲青少年孩子,成立幼年兵總隊,施以文武教育。孫立人經常拿出自己的薪俸補貼幼年兵開支,以父子般的關懷,愛護這批年青子弟,鼓勵好好上進,將來做國家的棟梁。

孫立人愛民如子,一生培植國家民族的幼苗,念念不忘國家民族的富強康寧,其熱愛國家的情操,實為我們的仁德典範。

一九四三年一月二日,是印度一個隆重的節日,孫立人將軍獲比哈爾省督邀請,前往藍溪接受英皇頒獎「C.B.E英帝國司令勳章」,中、英、美高級將領都應邀參加這個盛典,省督宣讀勳章證書文辭說:「奉皇帝陛下的命令,今天本人代表陛下將C.B.E勳章授予孫立人將軍閣下,以紀念閣下去年在緬甸首創的驚人功績,和對閣下這種英勇行為的崇敬。」

這是中國指揮官以戰功贏取外國司令勳章的第一人。隨後美國羅斯福總統頒授美國司令豐功勛章給予孫立人將軍。

孫立人師長率新三十八師退入印度藍伽成立新一軍,美國史迪威上將任駐印軍總指揮,新一軍軍長為鄭洞國將軍;鄭將軍隨後調回國,孫立人升任軍長。()

新一軍在藍伽嚴格整訓了六個月,已是兵強馬壯,將奔馳戰場,勇猛殺敵。此時,中國對外海陸交通全被日軍封鎖。中、英、美三國在開羅會議決定,中國迫切需要一條對外交通路線,以便將國外之戰略物資輸送入中國,以持續對日抗戰。

孫立人將軍在國軍進入整訓期間,即著手搜編一部「新一軍反攻緬北戰鬥詳報」,也就是對日戰略戰術作戰計畫報告書,孫將軍提示兵分兩路反攻緬北。

孫立人率新三十八師為第一路進攻胡康河谷和野人山,掃蕩盤據在當地的最強日軍第十八師團,掩護美軍工兵開鑿建築中印公路至雲南昆明一千五百六十六公里的路基,其間經過十三座六千六百呎以上高山峻嶺、沒有人煙的叢林,工程之艱鉅偉大,實難以筆墨描述。可是,孫將軍率新三十八師健兒從一九四三年三月至十月底,與盟軍共同完成這條國際性中印公路,拯救了中國對日抗戰的勝利。

第二路為史迪威將軍指揮中美混合部隊,進攻緬北密支那城,日軍在密支那城地道防備之堅固,讓中國遠征軍與盟軍久攻三個月,始終無法攻克,而且死傷慘重。孫立人軍長回師探察究竟,即時下令調新三十八師第一一二團,由陳鳴人團長準備四日乾糧,以急行軍穿越一百五十英哩敵軍守備區的叢林峻嶺,奇襲西通,切斷日軍救援的後路,再兩面夾擊,密支那奪城之戰才得以成功,並繳獲日軍無以計數的戰利品,這是孫立人將軍用兵超人之妙計。

孫立人將軍率新一軍將士在緬甸作戰兩年半時間,共擊潰日軍三個軍團,下含九個師團。戰後日軍高級軍官著有二十幾冊緬甸作戰史料,稱緬甸為地獄戰場。在緬甸曼德勒近郊色格一個紀念碑,記述日軍第三十三師第二一五聯隊陣亡兵士四千餘柱(人),可見戰爭之慘烈。

孫立人將軍在緬甸戰場與日軍激戰贏得百戰百勝的戰功,難怪英、美、日軍政領袖對孫立人將軍如此尊敬,連被打敗的日軍侵略總司令岡村寧次大將求見孫立人將軍時說:「日本皇軍沒敗在蔣介石手下,也沒敗給英美國家,只敗在孫將軍閣下,我願將這口日本皇家六百年傳國指揮寶刀呈送孫將軍閣下!」

孫立人將軍曾說:「這口紀念寶刀在孫案發生時被陳誠派人搜走,還有艾森豪元帥贈送的六枝自動卡柄槍、一口將官配戴寶劍,巴頓將軍贈送的自動手槍和曲管槍,麥克阿瑟元帥贈送的日本寶刀等,這批寶貴紀念品不知被誰帶走!」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軍武
    全站熱搜

    阿步的分享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